hi,第一封newsletter,第一次用博客。这两天广州有点冷。我在打字,手冻僵了,光标和手指都跳跃着。 大约三个月前产生了开通博客的想法,一方面感受到当时正在使用的平台愈发不友好,一方面想写点珍藏在心里的东西。那时候刚看完说唱新世代,想写夏之禹,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也没动笔,关于它的待办事项倒一直躺在电脑里,几个简单的字符被我无限往后推移。 再后来,广州封了,我陷入一种普遍却难以真正面对的情绪里,每天都有痛苦在滋生,离开此地的念头从所未有得强烈。过了一阵子,看见康鹭片区城中村发的通告以及人们露宿街头的照片,开始和朋友们做一点事情。那段时间,虽然经常哭得头疼,但好歹是有了一点活着的感觉。此起彼伏的抗议,爆发在各个城市,各个被水马包围的城中村,富士康,学校。随手打开的视频,都是人,流动的人,挥手的人,呼喊的人,流泪的人。走到大街上,却空荡荡的,我所在的城市仿佛死去了一样。彼时彼刻,城市看得见的苦难和活力,在城中村折叠、释放。 现在解封了,如果我们对解封的含义足够包容的话。 我可以坐在餐馆冰冷的凳子上,看着钉在墙上的菜单,做选择,五分钟后吃下自己的选择。街边这家拉面店是一个月前开张的,伴随着“暂停堂食”的标语,庆祝的花束摆了三五天就被撤下了。现在是它第一次招徕堂食的顾客,不过前阵子外卖生意看起来也不错。我好想和店员说话,但是没有开口。 我可以站在重又热闹的街道,纠结这会儿去哪里转转,偶尔会感到眩晕。但我必须要直面“不戴口罩”带来的压力,放开以后,大家决定把口罩焊在脸上。邻居提醒我,戴好口罩;奶茶店店员提醒我,你好,请戴好口罩。 康鹭城中村的水马移动了位置,人们可以进去了,但是街上依然有露宿的人。解封了,对TA们来说意味着什么?可以顺利返乡,这是好的结局吗?也许相比两周前,确实如此。但清退是事实,不因放开而改变。放开让清退变得看起来更加温和、容易、不容置疑。 两周前,是什么样的呢?脑海里缓存着一些破碎的叙事。 政府曾经计划将50所学校作为解隔人员的安置点,但政策不完善,家长们激烈反对,最终计划没有成行。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我感到难过。的确,家长们的害怕与排斥是可以理解的,但关于病毒的污名和关于城中村的污名结合在一起,让人难过。 解除隔离后的工人们无家可归。回城中村吗?村里被封了,回不去。返乡吗?一切都那么突然,当初只带了两三件衣服去隔离点,家当都还在城中村的出租屋...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