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鹅蹲地,看影子
11.29 十一月中旬的某个凌晨,我收到同学A的消息:“有件事影响越来越大。我对你居然开始了恨。”A给文字配上了仓鼠表情包,缓解了刚刚这两句话的攻击性。 那一瞬,我感到困惑,也隐约有些难受。 “😳什么?你说说看。“我思索再三,发了一个企鹅蹲地看影子的表情包。 “好,仅表达想法。感到你夺走了Q,那些好友…”Q是机构的伙伴,去年在学校,她和同学们接触很多。 我明白自己没有完全理解A的想法,但我开始生气了。 平复心情,我追问了原因,A没有给直接的回应,而是说:“先告知这些。我会去留意自己的变化。我能感到上面的话会伤害你。不知道是否是经过两次活动后对它抱有不合理的期待。“ A和机构接触蛮久了,好几个学期都在参与活动。 我感受到被侵犯,但还是压抑住自己的愤怒,对A做出了回应。“如果不说清楚,可能会伤害到我,但如果说清楚了,或许会好一些。”我期待A将事情说得明白一些,但知道当时已太晚,A也并没有打算在当下告知我。 “你有空并且愿意的话,也可以说说有什么期待。不过我要休息了,每天都太累了。”我发送了一个月亮,结束了对话。 后来,情绪也许被压抑下去了吧,我并没有想太多。第二天,我回想自己的回应,意识到这种压抑有多重原因。首先,我不擅长对别人生气,不希望自己的情绪爆发让对方难受;其次,我虽然与A接触没那么多,但从其它人那里了解到,A是敏感的,过去也曾有过未被好好对待的经历,我不希望自己再加一把火;再者,我好像在要求自己接住同学们的任何表达,要求自己多询问、不伤害,要求自己牺牲自己的感受去满足同学们的感受。第三点是最让我困惑的——只能这样吗?我之所以这样做,难道不是因为我把同学们看作工作对象,看作需要去服务的人,而不是对话对象吗? 过了两天,我看到A和机构客服号的聊天记录,里面再次提到这件事: ”频繁变更负责人,让我开始讨厌Z(Z是我)。“ “(第一个学期参与活动时)我正是心理状态很差的时期,你们的一言一行都让我感受到关心。我很高兴自己的过往都被自己挖掘,说出来后那些回忆就像沙砾,被吹走。” “我想回到……的时期。” 聊天记录里,A对我们的活动提出了很多建议。那天,我的心情波动不大,反而觉得A提出的建议都蛮好的,于是对它们做了整理分类。我也愈发清楚,A所说的“讨厌”和“恨”并不是针对我个人。在新学期的线上活动中,A没有那种熟悉的感觉,因为和A建立了深层联系的伙伴们没有继续...